一、北京电池模组回收产品的产品的工艺
每一个单独的太阳能电池功率都很小,因此模块内部都以电池串的形式联接在一起。每块电池板的上面(负极)与下一个电池的背面(正极)焊接,虽然可以手工操作,但通常还是采用薄片串的自动化工艺加工。每一串的末端都伸出最后一个电池的边缘以供电气联接。联接之后,脆弱的太阳能电池就需要加上适当的保护层以承受外部的机械应力,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湿度等。因此人们首先在联接端嵌入透明的粘接材料粘贴,同时也进行绝缘。然后把电池串片夹在前面和背面两层薄片中。前面是对光线敏感面,材料必须是透明的,一般使用超白绒面玻璃,诸如高透光率的太阳玻璃。
二、北京电池模组回收产品的相关概念
电压波动 太阳能电池模块很少能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工作,因为阳光辐射和温度是不断变化的。额定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输出功率是按标准测试条件(STC)测得的,但这些条件很少能符合实际使用条件。因此其操作性能可能是额定功率的85%~90%。但有些模块功率也会高于额定值。 阳光辐射会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模块电流。当辐射量减小一半,功率也降低一半。而额定电压却保持相对稳定(当大量模块串联时其影响也会累积增大,电压会下降40V)。模块电压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欧洲的STC条件下夏季的电压波动可达-8V,冬季时可达10V,当有大量模块串联时能达到100V。高温时功率会比在标准测试条件下降低35%。这就是为什么模块安装时必须保证其有良好的通风而且制造商也试图让产品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 热岛效应与旁通二极管 在有些操作条件下,有阴影的太阳能电池会发热以至破坏电池,这就是所谓的热岛效应。当电池的某一部分被遮盖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例如一片树叶落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面时,被遮盖的电池显然就不产生电流,反而会成为一种负荷--使其它电池产生逆向电流。为了防止热岛效应扩大,就内置一个旁路-旁通二极管,将电流改道绕过这个被遮盖的电池。通常每18~20个电池设置一个旁通二极管。如果一个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有36~40个电池,就要设置二个旁通二极管,可以流过最大电流就是短路电流。在独立的PV电池模块中通常采用一个短路负荷控制器。框架能给模块以更加稳定的保护。框架一般用氧化铝或铝合金制成。对气候有最大的抗力和耐用性。但也有用银色和黑色的。 三、北京电池回收产品的安全
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时主要考虑是否为并网装置,以及所需要的功率大小,阳光强度和安装位置的条件(如屋顶的倾斜度等)。装置大小由功率大小决定。最小的独立型装置功率只有几瓦,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功率大约是2~4kW。大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装置功率可能达到几百kW,而大型地面安装的装置可以达到几MW。此外安装模块处的纬度,朝向和倾斜度也有影响。 功率因素 一般而言10㎡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功率可达1kW,但也因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而有所不同,1㎡单晶硅电池方阵所提供的有用功率为90~110kW/年,而1㎡三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的有用功率为60~80kW/年。 便捷性因素 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简便性也很重要,与尺寸大小无关。安装公司及供应商都同样喜欢无故障的安装工程。 费用质量因素 安装费用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有合格的资质证明机构的质量保证文件。欧洲的质量标准一般为:IEC 61215,IEC61646等 其他因素 其它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在照射的光线较弱时模块的性能,模块安装地的温度,模块的自清洁能力(一般倾斜度为15度),模块化的结构(需要时现有的模块可以扩展),系统抗故意破坏的能力,回收的可能性,以及安装系统的适应性,框架的颜色等等。 [1]